補位不是領導:主管該學會放手還是承擔?
當團隊有狀況,你每次都補上去救援,其實不是撐住,而是撐壞。這篇寫給每一個「忙到沒時間思考」的主管,學會放手,才能真的讓團隊長出責任感。
有時候你會發現,自己作為主管的每一天,像是在打地鼠:
A 部門沒把客訴處理完,你上去補一槌;
B 同仁文件寫錯誤格式,你順手重寫一份;
C 排班沒人補,你自己填進空缺……
久了,團隊沒事了,但你開始出現症狀:
- 每個案子你都要知道細節,否則心裡不安
- 你請假一天,團隊狀況馬上浮出來
- 你開的會都變成「問題總清單」,不是節奏討論
你以為你撐住了團隊,
但其實你正在讓團隊習慣你的撐,而不是學會怎麼自己站起來。
上對下,不是補,而是設計
很多主管在意的是「有沒有補上」,
但真正成熟的管理是:有沒有讓人知道何時該自己上去補。
當你不斷幫下屬補位,短期看起來像是「快速解決」,
但長期來看,你正在訓練一個不會接責任的文化。
不補,才是讓人開始思考怎麼補。
所謂授權,不只是放手,而是定義責任邊界
一個有效的主管,要能讓下屬知道:
- 哪些事情,是你出錯我可以 cover,但下次會提醒你重新來過
- 哪些情況,是你沒先做就讓我來擦屁股,那我會讓你「看著我處理」一次
- 哪些任務,我只會給第一次指引,後面再問就會要你自己決定
授權不是讓出空間,而是讓對方知道什麼事是他的地盤。
否則你越放手,他越不知道什麼時候該接手,
最後只會變成「你放了,但他沒接」的空氣授權。
放掉「每一件事都要我救」的成癮感
有些主管其實不是真的想救場,而是:
- 怕看著下屬出錯讓流程更慢
- 怕讓上層覺得自己沒有掌握
- 怕信不過的團隊讓自己被拖下水
這些「怕」,久了就變成控制;
而控制,會讓團隊失去成長的空間,
也讓你自己失去深層管理的視野。
你不是在救人,你是在剝奪他們理解錯誤與修正的機會。
結語
當你每次出手都能解決問題,這固然是一種能力;
但你要問的不是「這次我有沒有救回來」,而是:
「如果下次我不救,誰會站出來?
他知不知道,什麼時候是他該站出來的時候?」
你不是團隊的最後一道牆,
你是要教他們自己蓋牆的人。
不要只問自己能不能撐,
也要問自己有沒有在教人怎麼站得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