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V 上光 × 橡皮布:不建議重複使用的技術原因

許多設計師聽到「橡皮布不能重複使用」時感到疑惑,實際上這與 UV 上光流程密切相關。本文將解析膠印設備結構、上光污染風險與常見誤解,幫助你理解背後的專業理由。

膠印設備中,橡皮布的角色從來都不是多餘的

在膠印(Offset Printing)中,「橡皮布」是關鍵轉印媒介,結構為:

印版 → 橡皮布 → 紙張

無論使用傳統油墨或 UV 油墨,只要是膠印機,就一定有橡皮布存在。

而你聽到的「UV 印刷」很可能其實是「UV 膠印」——也就是使用 UV 油墨與 UV 上光技術的膠印流程。


橡皮布不能重複使用的關鍵,其實是「UV 上光」

在膠印流程中,UV 上光(尤其是最後一道工序)會將光油從上光版轉印至橡皮布,再壓上紙張。這裡橡皮布的角色,不是印刷油墨,而是「轉印光油」。

這時會發生什麼?

  • 光油殘留在橡皮布表面
  • 壓印時光油進入橡皮布微孔
  • 若再次使用橡皮布,即使位置差一點,也會造成 ghost(影子)、污染、光區偏位

這些污染物,在現場有時被簡稱為「殘膠」,但更精確的說法應該是「上光油污染物」。


污染的來源不是偷懶,是物理性不可逆的痕跡

造成污染的原因通常包括:

  1. 光油轉印不完全,殘留於橡皮布表面
  2. 壓力過高,光油擠進橡皮布纖維層
  3. 光油乾燥硬化後附著在橡皮布
  4. 紙張材質(如 PE 淋膜紙)與光油相容性差

因此,如果是「膠印 + UV 上光」的流程,不建議重複使用橡皮布,其實是合理且必要的品質控管作法。


柔版印刷與膠印常被誤解為相同流程

有些設計師會問:

「是不是因為這台機器是用膠板?所以是柔版?」

這其實是語言混淆。「柔版印刷」使用的是軟性樹脂版,不會使用橡皮布,也不是膠印結構。

所以只要有用到橡皮布,就幾乎可以確定是膠印流程,而不是柔版、也不是數位印刷。


設計師應該如何確認印刷流程?

與印刷廠溝通時,可以詢問以下三個問題,快速釐清流程:

  1. 你們是膠印還是柔版?(Offset or Flexo)
  2. UV 是指油墨還是上光?還是兩者都有?
  3. 橡皮布是在哪個單元使用?是印刷還是上光?

這樣一來,不但能避免誤解,也會讓對方更重視你對品質控制的專業度。


圖解補充:UV 上光對橡皮布的污染風險

上圖說明:無論是全版或局部 UV 上光,橡皮布只要接觸過光油,就有污染風險。重複使用時若位置稍有偏差,將導致偏位、污染、ghost 等印刷瑕疵。

結語

橡皮布不能重複使用,不是為了浪費耗材,而是避免污染與品質失控。

設計師若能理解膠印設備結構、UV 上光特性與污染邏輯,不僅能減少來回校色時間,也能大幅提升與印刷廠的合作效率與信任度。


延伸閱讀:印樣與色票先後順序怎麼決定?對色流程完整解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