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下屬總是講錯資訊,該怎麼辦?我們設計了一套觀摩+錯誤回顧制度

下屬 MK 總是帶錯資訊、說話失準,主管努力忍耐卻也越來越焦慮。這不是態度問題,而是練習方法與制度設計出問題。我從現場對話中,協助設計出兩套制度:觀摩學習制與錯誤自評制,讓她能真正「練對」而非一錯再錯。

「她很想學辦入住,但常常沒問清楚就亂回答客人,昨天我直接下令她不准再碰入住流程了。可是我不知道這樣對不對……她好像也沒真的聽進去。」

這是某天晚上,一位剛升任主管的朋友 A 傳訊息給我的內容。

A 在飯店第一線帶人,底下有個下屬 MK,總是主動、搶著學習,但常常答錯客人問題,反覆出錯。明明是「想幫忙」,卻經常「搞砸現場」。

他已經下令禁止她再接觸入住流程,但這個禁令好像沒有被真正放在心上。


其實,這種下屬我以前也遇過。

當時我帶一位設計助理,她也非常熱情,凡事都搶著接下來做。那時候我很年輕,也覺得「有熱情就是好事」,所以只用口頭提醒、幫她善後,但沒有真正建立制度去幫助她學會流程,也沒有明確規則讓她知道什麼能碰、什麼不能碰。

她的錯越來越多,最後甚至導致一次專案延誤,客戶不滿。

我當時選擇讓她轉調離開團隊,雖然平和,但事後回想,那個決定解決了表面問題,卻沒有處理我自己管理上的盲點

所以,當 A 跟我說他的煩惱時,我有種「切身之痛」的 déjà vu。

我不想讓他也走上那條沒辦法回頭的路。


✦ 我給他的建議是這樣的:

1|制度比熱情更重要:「反向觀摩制度」

MK 暫停操作,改採「觀察學習」:

  • 每班觀察主管如何處理現場
  • 每日寫下「今天學到什麼、如果換我我會怎麼做」
  • 每週由主管審閱一次學習紀錄

沒有增加主管工作量,但讓 MK 動腦學習。


2|建立錯誤紀錄流程

  • 每次出錯都需寫「錯誤自評單」
  • 回答為什麼會錯、學到什麼、下次如何避免
  • 可作為日後調職或評估依據

讓主管「不再一錯就發火」,改用制度處理。


3|任務切段,限制高風險區塊

流程項目可否交給 MK原因
迎賓打招呼✅ 可無風險
系統核對訂房❌ 不可容易出錯
發房卡❌ 不可客訴風險高

👉學習還在,但錯誤風險被框住了。


A 的反應是:

「她應該不想做這麼麻煩的事吧?應該會知難而退⋯⋯」

這句話讓我意識到,他其實也累了。

他希望這些制度能夠「逼退不適任的人」,但我回他:

「這些制度不只是為了留下對的人,也是為了保護你自己不再一錯再忍。」

這些事,其實在印刷現場也一樣發生

  • 「我以為你會幫我補出血」
  • 「我自己改過,不用再給你看」
  • 「我有跟窗口說啊,她應該知道吧?」

犯錯的人往往不是惡意,而是沒有制度讓他們真正懂流程

制度,不是管制,是一種設計過的安全網——讓你可以放心地讓人學、也能清楚地說不行。


給每一位正在帶人的你:

  1. 熱情不是能力,制度才能兌現信任。
  2. 錯誤不可怕,可怕的是沒留下紀錄。
  3. 你要的是「能長大的人」,不是「逼你忍耐的人」。

這篇不是勸退新人,而是讓你看見:把制度講清楚,是對你自己最溫柔的保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