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刷色變原因解析:不是印錯,是你校錯

顏色看起來不對,問題不一定出在印刷廠。本篇拆解最常見的「顯示器環境誤判」,讓你理解什麼才叫有效的對色環境。

【設計與印刷奇妙事件簿 Vol.04|

客戶說色偏,結果是在茶水間比稿

這是一位設計師朋友最近分享的真實事件,他在品牌端工作,平常大多是跟代理商溝通,不太直接接觸印刷。某次公司出新產品,設計定稿後由印刷廠打樣寄來,照流程他要確認顏色。

結果他一拿到樣張,皺眉問的第一句話就是:

「怎麼整個偏灰?」

他把樣張拿在手上站起來,走到窗邊看了一眼,搖搖頭;再走到茶水間看看水龍頭旁的光,還是覺得不對;後來甚至走去電梯口,站在玄關地毯上補光,企圖找出「那個我印象中的顏色」。

他的同事經過問:「你在幹嘛?」
他說:「我在找正確的光,我覺得印刷廠那邊顏色一定有跑掉。」


於是他拍了幾張現場照片,打開 Gmail 開始寫信給印刷廠。

信件內容大概是這樣:

「附件是今天在不同地方比對的樣張,普遍都偏灰。這是我們辦公室自然光下的樣子、這是電梯口看起來、這是在會議室桌上拍的版本。請問這次是墨色沒調好,還是紙的關係?」

印刷廠收到那封信一看:
五張照片、五種光、五種灰。

有的照片偏黃、有的偏藍、有的甚至反光到看不到圖案,還有一張明顯是廁所外 LED 白燈直射。他們一開始還以為是真的出錯,準備要重印,後來越看越不對,回信問:

「請問這幾張照片的拍攝地點是……?」

設計師回答:

「我們辦公室啊,窗邊、茶水間、會議室、還有電梯口那邊。」

(等等,你是在辦公室裡開光源巡禮嗎?)


隔天他轉頭來問我:「學長,你覺得他們是不是墨調錯?」

我反問他:「你是在哪裡校色的?」

他一臉天真:「就是在我覺得『看起來比較準』的地方啊。」

我笑出來,只回他一句:

「你校色的不是打樣,是光源好嗎?」

這場誤會的關鍵,完全不是印刷廠出錯,而是:

  • 他沒在標準光源下檢查印刷品
  • 每個環境的燈色與角度都影響紙面色彩
  • 他憑「視覺記憶」找顏色,而不是憑標準色票對照

我們可以理解品牌方對色彩的敏感,也鼓勵嚴謹的校對流程。
但問題不是「你看得出顏色不同」,而是「你在哪裡看的」這件事根本不標準。

不同光源=不同色感
不同螢幕=不同顯示
不同環境=不同認知


這次事件後,他終於搞懂一件事:

不是印刷偏灰,是你校色的地方亂七八糟。

如果你也遇過「茶水間校色」、「窗邊審紅稿」這種離奇流程,放心,你不是一個人。

我們下回繼續聊。